21000人的第59军, 总计有11个团番号, 具体都是咋编成的?
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,在平津冀察的第29军总计有约10万之众。
很显然,这个实力数与“军”的编制并不相衬;故而当时该军下辖的4个步兵师,都要比其他国民党军的师要更大,均为四旅制。
而在4个步兵师外,第29军还有1个骑兵师、1个骑兵旅、2个独立旅(另6个独立旅分归各步兵师)、1个特务旅,以及其他直属部队,并指挥河北、察哈尔、天津的保安队等武装。
在平津作战失利后,第29军陆续南撤,此时大部分的部队建制和兵力还都在;因此在南撤途中进行了编制的调整,以更适应对日作战。
其中第29军军部升编为第1集团军(存在时间很短),所以在该部南撤后的很长时间内,是看不到第29军番号的;但这显然不代表第29军的所属部队都消失了,因为它们也都升格改编。
其中以第37师和第132师为主编成第77军、第38师为主编成第59军、第143师为主编成第68军,另外以骑兵第9师扩编为骑兵第3军(存在时间很短)。
所以在看到这些部队的话,就知道是原来的第29军部队;至于后续国民党军再编成的第29军,就跟原先的西北军没啥关系了。
在这里,我们重点聊聊张自忠将军的第59军的编成情况。
第59军是以第38师为基础扩编的,按照第38师在战前的编制表,计辖有第112旅、第113旅、第114旅、独立第26旅,另外还有直属特务团。
在平津地区作战时,第38师还另外指挥独立第39旅以及天津保安队和警察武装。
以实际的兵力状况论,此时的第38师已经是军级规模了。
而在平津作战中,独立第39旅被日军解除了武装;其余第38师指挥的部队伤亡部分后,主力仍存。
所以扩编部队就以原第38师直属特务团、第112旅、第113旅、第114旅、独立第26旅、天津保安队为主来编成了。
其中以第38师师部分流人员,组建第59军军部,原直属特务团由军部来指挥。
第38师番号依旧保留,其中第112旅、第114旅的编成不变,第113旅则跟独立第26旅互换番号。
因此新的第38师便由第112旅(第223团、第224团)、第113旅(原独立第26旅,第225团、第226团)、第114旅(第227团、第228团)编成,每个旅均辖2个步兵团,故而第38师麾下有3旅6团。
另外新成立一个师——第180师,这个师为2旅4团制。
其中第一个旅就是原第113旅互换番号而来的(新)独立第26旅(第676团、第678团),第二个旅则是(新)独立第39旅(第715团、第717团)。
原来的独立第39旅被日军缴械后,第59军以天津保安队为基础组建了新的独立第39旅。
天津保安队虽然挂着“保安队”的名头,但实际上被加强成为了正规军配置,故而直接升格的问题不大,只不过在战斗力上不如原第38师的老牌旅。
所以,从这个角度上也可以理解,为什么在第59军诞生之后,会将第113旅跟独立第26旅互换番号的操作了。
因为如果不进行调整的话,两个师的战斗力会特别不均衡,这是不利于两师此后联合作战的。
互换番号之后,虽然第38师依旧是主力,但至少第180师中也有一个主力旅可用,这样第59军麾下两个师,一个打主攻,一个打辅助,配合起来会更好。
所以第59军就是以原来第38师指挥的部队改编升格的,采用了更符合实力数的编制。
这样的话第59军便下辖2个步兵师5个步兵旅,每个旅均为二团制,则全军有10个步兵团,另外还有军部直属的特务团,则全军总计有11个团。
而按照1938年初的实力统计,第59军全军有21000余人;其当时的编制数,大约是22200余人,故而满编率还是不错的。
从这个情况来看,第59军还是保持了原来第29军“特色”的。
比如按照南京方面的编制表,其实军直属部队是没有特务团编制的;另外当时的师、旅、团级编制,也跟南京颁发的编制表不同,而是仍然保留了第29军时期的编制。
比如其一个步兵团的满编为1900余人,一个旅有两个步兵团,外加旅机关和特务连,全旅的编制为4000余人。
另外特务团的兵力有2000余人,师部则只有机关,故而全军编制数为22000余人。
而以实际兵力论的话,基本上每个团也就缺编百十号人,这在当时的国民党军中其实是不算什么的。
所以第59军是以接近满编的实力数参与随后的临沂作战,在这里该军将以上万人伤亡的代价,重创日军的精锐部队,打出老牌西北军精锐的威名来。
上一篇: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1年保教费!
下一篇:没有了